长处与困难问卷(父母版)在中国8个省份22,108名小学生中的调查结果
Results of the parent-rated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in 22,108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8 provinces of China
摘要背景:我国儿童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因此能够有效评估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筛选工具对于促进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和预防儿童精神疾病有重要的意义。<br> 目的:在来源于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大样本儿童中对国际公认的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中文版的使用进行评估,包括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br>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8省份22,108名小学生(年龄在5岁至13岁)的法定监护人(父母为主)进行SDQ(父母版)中文版问卷调查。本研究评估了SDQ评分与社会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并比较了中国与日本和英国在“异常”,“临界”和“正常”标准的百分位划界分。<br> 结果:SDQ(父母版)5个分量表中有4个内部一致性尚可,但是“同伴关系问题”分量表则较差(alpha=0.22)。监护人反映男孩比女孩的多动/注意力缺陷问题更多,而女孩比男孩的情感症状问题突出。男孩和女孩的多动/注意力缺陷问题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同伴交往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农村地区和监护人不是父母(即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的孩子中,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和同伴交往问题较为普遍。中国儿童中判定为“异常”的90%百分位划界分(19-40)要高于日本和英国报道的儿童划界分。<br> 讨论:此项研究提示,对男孩的多动/注意缺陷问题应在10岁之前开始预防,并且在青春期早期就要开始训练如何减轻与同伴交往带来的压力。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注重于提高SDQ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信效度,并确定SDQ对于识别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70
- 被引18
- 下载9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