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Acupoint Specificit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on Cajal Interstitial Cells in STC Rats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对GTC模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及不同穴位调节STC的穴位特异性.方法 将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6只)、模型组(7只)、天枢组(7只)、上巨虚组(7只)及大肠俞组(7只).其中,天枢组、上巨虚组及大肠俞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后,分别对天枢、上巨虚及大肠俞予穴位埋线处理.继采用活性碳灌胃法测定大鼠6h内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大便重量;活性碳推进试验测定碳推进百分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 大鼠6h内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模型组、大肠俞组(P<0.01)及上巨虚组(P<0.05)均高于正常组,天枢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枢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高于天枢组(P<0.01).6h内大便重量,模型组低于正常组(P<0.01),天枢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上巨虚组、大肠俞组与天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推进百分率(%),模型组、大肠俞组(P<0.01)及上巨虚组(P<0.05)皆低于正常组;天枢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大肠俞组低于天枢组(P<0.05).Cajal间质细胞阳性细胞表达数量,模型组低于正常组(P<0.01);天枢组、大肠俞组(P<0.01)和上巨虚组(P<0.05)都高于模型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低于天枢组(P<0.01);大肠俞组高于上巨虚组(P<0.05).结论 Cajal间质细胞的分布减少及功能异常可能是STC的发病机制之一.而穴位埋线能通过改善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的表达,以达到治疗STC目的;且不同穴位调节STC存在穴位特异性,特别是天枢更具有明确治疗STC的临床选取应用意义.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14
- 被引15
- 下载69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换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