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联合温肾补骨方治疗绝经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acupoint thread embedding combined with Wenshen Bugu Formula for treatment of aromatase inhibitor associate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 in patients of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温肾补骨方治疗绝经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AIMS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 128 例绝经后乳腺癌AIMSS患者随机分为线药结合组和单纯中药组,每组各 64 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温肾补骨方汤剂,线药结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两组治疗周期均为 12 周,疗程结束后随访 12 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 6、12、18、24 周,评估两组患者的简明疼痛量表-简表(BPI-SF)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评定量表(FACT-B)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第 12、24 周,评估两组患者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结果:研究过程中,线药结合组剔除 3 例、脱落 4 例,单纯中药组剔除 1 例、脱落 6 例,最终线药结合组 61 例、单纯中药组 63 例纳入基于修正的意向性治疗人群(mITT)分析.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明疼痛量表-最剧烈疼痛(BPI-WP)评分、平均疼痛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及疼痛干扰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与单纯中药组相比,治疗第 12、18、24 周线药结合组患者的BPI-WP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 12、18 周线药结合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 12 周线药结合组患者的疼痛干扰评分明显降低(P<0.05).②治疗第 6、12、18、24 周,两组患者的FACT-B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且线药结合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单纯中药组(P<0.05).③治疗第 12、24 周,两组患者的MMAS-8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中药治疗相比,穴位埋线联合温肾补骨方的中医综合疗法能更有效地缓解绝经后乳腺癌AIMSS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疗效具有持续性,值得临床推广.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