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克罗诺杆菌是一种急性细菌病原体,最初因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爆发的几起致死性疾病(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该菌属的多样性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已经开发了多种检测和分型方法.常用的分型方法包括生化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基于DNA序列的分型(单基因分型、O-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和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as.克罗诺杆菌属的7个种之间毒力作用存在差异,外膜蛋白和外膜囊泡在侵染引发细胞病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唾液酸的利用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目前该属菌株毒力机制研究结论尚未统一,基因测序所揭示的大量毒力因子仍需进一步验证.克罗诺杆菌分型方法在促进该菌分类学发展的同时也为其毒力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
- 被引4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