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香气差异分析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Aroma Components of Huangguanyin Oolong Tea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Origins Using Electronic Nose and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摘要为探究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的差异,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仪,对云霄和武夷山生产的黄观音乌龙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实验结果表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两地黄观音乌龙茶.HS-SPME-GC-MS实验结果显示,两地黄观音乌龙茶共测出79个香气成分,其中17个差异香气物质可用于黄观音乌龙茶产地区分.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花香特征的茉莉酸甲酯、明哚、茉莉酮、反式-橙花叔醇和茉莉内酯等香气成分在云霄黄观音中OAV较为突出,而具有花果香气特征的芳樟醇、癸醛、月桂烯、异戊醛和己醛等香气成分在武夷黄观音中OAV较为突出;产地判别结果表明,基于17个差异香气物质构建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判别率达到83.33%,其中5个重要香气成分(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茉莉内酯、茉莉酸甲酯和吲哚)构建的SVM模型判别率为100%.本研究利用HS-SPME-GC-MS技术,筛选出与云霄黄观音和武夷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相关的差异香气物质,并构建产地判别模型,为阐明两地黄观音乌龙茶的香气特征提供参考.

更多
广告
作者 邵淑贤 [1] 徐梦婷 [1] 林燕萍 [2] 陈潇敏 [1] 方德音 [3] 蔡捷英 [3] 王金焕 [3] 金珊 [1] 叶乃兴 [1]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1]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福建武夷山 354300 [2] 云霄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300 [3]
分类号 TS272
栏目名称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20413-160
发布时间 2023-03-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浏览30
  • 下载2
食品科学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