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不同等级郫县豆瓣煸炒后风味特征差异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Flavor Characteristics among Different Grades of Stir-Fried Pixian Broad Bean Paste by SPME-GC-MS and GC-IMS

摘要为研究不同等级郫县豆瓣煸炒后风味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和GC-离子迁移谱(GC-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使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结合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确定关键化合物.结果表明:SPME-GC-MS鉴定出88 种化合物,包含醛类15 种、醇类11 种、酯类17 种、酮类13 种、酸类5 种、烯烃类5 种、烷烃类6 种、杂环类7 种、苯酚类2 种、醚类及其他化合物7 种,其中34 种为共有化合物;GC-IMS鉴定出57 种化合物,并经OPLS-DA得到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大于1的16 种关键化合物;OAV结果表明,丁酸乙酯使特级豆瓣呈现苹果香,异戊醛带来麦芽香,异戊酸乙酯使一级豆瓣呈现果香,3-甲硫基丙醛带来烤土豆香和酱香,异丁酸乙酯使二级豆瓣呈现果香,异戊醛、异丁醛带来麦芽香,最终确定煸炒后豆瓣整体呈现果香、酒香、麦芽香、酸香、草香、可可香、杏仁香及酱香.研究结果可用于判定煸炒后豆瓣香气特征,并为感官定量描述法前期设计感官属性描述词汇提供参考依据.

更多
广告
作者 张浩 [1] 顾思远 [2] 邓静 [3] 周剑琴 [2] 唐英明 [2] 易宇文 [3]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四川旅游学院 烹饪科学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100 [1]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2] 四川旅游学院 烹饪科学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100 [3]
分类号 TS207.3
栏目名称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30811-077
发布时间 2024-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基金项目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0120); 四川省教育厅研究中心项目(18TD0043); 校级科研团队项目(21SCTUTG01); 校级科研项目(2023SCTUZK83); 烹饪科学重点实验室项目(PRKX201910); 川菜发展中心项目(CC23Z03); 校级重点项目(SCTUZD13); 校级重点项目(CR23Y09)
  • 浏览7
  • 下载0
食品科学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