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剩余物对林地表层土壤生化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Effects of logging residues on surface soil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enzymatic activity
摘要对福建省大武夷山常绿阔叶林野外站三明观测点的35年生米槠天然更新次生林皆伐后采伐剩余物进行不同处理(火烧LB、保留LR)后表层土壤(0-10 cm)主要生化特性、芳香性指数、腐殖化程度以及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年后,与LB相比,LR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增加92%、105%和39%,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代谢熵值下降42%和68%,土壤酸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水解酶活性增加了3.3倍、2.8倍和2.1倍,酚氧化酶活性下降了34%(P<0.05).LR土壤芳香性指数(4.99±2.39)较低,腐殖化指数(1.72±0.01)较高,但与LB均无显著差异(P>0.05).1a后,LB除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略有降低外,其他3种土壤酶活性较半年前均显著上升.土壤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有机碳氮、有效磷、土壤碳矿化速率和土壤腐殖化指数较半年时显著下降,其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减少近80%,代谢熵减少近68% (P<0.05).LR土壤芳香性指数(10.58±0.34)较半年前显著增加(P<0.05).处理1a后LB土壤有效磷含量(1.71±0.12) mg/kg显著高于LR,但LR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和土壤碳矿化速率较LB仍明显更高(P<0.05).可见,采伐剩余物不同处理对森林土壤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保留采伐剩余物有利于改善林地水热条件和养分循环,对地力的维持有利.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62
- 被引44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