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环割对骆驼刺气孔导度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Effect of short-term girdling on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n Alhagi sparsifolia
摘要为研究骆驼刺对不同环割的生理响应,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围骆驼刺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对照(CK),韧皮部半割(PS),韧皮部全割(PF),木质部半割(XS)4种处理,研究了骆驼刺的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含量、Chl a/b、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曲线在不同环割处理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短期韧皮部半割对骆驼刺各项生理指标影响不明显;韧皮部全割下,骆驼刺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木质部半割显著降低了骆驼刺气孔导度但光合色素含量和大部分荧光参数没有发生变化.处理后第5天和第10天各项参数相差不大,短期内环割对骆驼刺的伤害程度随时间推移变化较小.总体来看,短期环割处理对骆驼刺伤害程度是PF>XS>PS>CK.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骆驼刺的韧皮部被全部剥蚀.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
- 被引19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