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亚热带不同演替树种米槠和马尾松细根性状对比研究

Comparison of fine-root traits between two subtropical tree species Pinus massoniana and Castanopsis carlesii differing in succession stages

摘要选择福建省三明市中亚热带演替前期树种马尾松和演替后期树种米槠两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芯法研究两个树种细根(直径<2 mm)的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形态以及分支结构等细根性状特征.结果表明:(1) 0-80cm土层米槠的细根生物量密度(0.21±0.06) kg/m3、根表面积密度(3.15±1.25) m2/m3和根长密度(2202.84±517.03) m/m3分别为马尾松的1.6、1.2倍和2.2倍,并且3个指标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但演替前期树种马尾松细根在土层间分布更均匀,而演替后期树种米槠细根更富集于表层.(2)马尾松细根的直径(0.86±0.04) mm、比表面积(191±32) cm2/g分别是米槠的1.4倍和1.3倍;米槠细根的比根长(10.73±0.46) m/g、组织密度(0.49±0.06) g/cm3分别是马尾松的1.4倍和2.0倍,马尾松细根的较大直径和低组织密度的形态结构能够迅速生长占领土壤空间和适应干旱环境,而米槠细根的较小直径、高比根长和较高的组织密度使其具有较强养分竞争能力和应对取食压力;(3)米槠的比根尖密度(4288±63)个/g、比分叉密度(1164±155)个/g均为马尾松的2.2倍,米槠细根的高分支系统能够迅速利用富养斑块.结论表明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树种细根性状具有明显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的资源获取策略.

更多
广告
作者 王韦韦 [1] 熊德成 [1] 黄锦学 [1] 黄超超 [1] 杨智杰 [1] 胡双成 [1] 林成芳 [1] 陈光水 [1]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 [1]
栏目名称
DOI 10.5846/stxb201310312641
发布时间 2015-10-16
  • 浏览140
  • 下载0
生态学报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7期

5813-5821页

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