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区域开发强度与生态安全的时空耦合演进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betwee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tensity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China
摘要青藏高原是中国"三区四带"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重要单元之一,兼顾其生态安全与区域合理开发是保障中国生态稳定的基础.阐释区域开发强度与生态安全的耦合机制,设计了两者关系的衡量体系,测算了 2011-2020 年青藏高原区域开发强度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与分型.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青藏高原区域开发强度不断增大,超过 90%的市(州)增幅大于 10%,以西宁、拉萨为"双核心"向外空间溢出速度加快,分别带动周边海西州和林芝等区域开发扩张;青藏高原各市(州)生态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超过 60%市(州)增幅大于 10%,呈"中西部带状洼地、东部纵向组团"格局,且生态安全指数洼地向新疆南缘移动;(2)青藏高原各市(州)开发强度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 2011-2020 年间有不同程度提升,超过 50%市(州)达到"轻度耦合"类,未有市(州)达到"优质耦合"类,但存在较多市(州)呈现开发强度或者生态安全滞后.(3)青藏高原区域开发强度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的格局演进差异明显,逐步形成由西宁、巴音郭楞和拉萨-滇西地区(丽江、迪庆和怒江)三大组团逐渐向临近区域扩张,形成了"东高西低、多组团并列"格局.一定程度揭示了青藏高原区域开发强度与生态安全的时空分布相关性,可为青藏高原市(州)层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人类活动调控依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7
- 被引6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