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修正碳账户的京津冀县域生态补偿量化及优先级分区
Quantification and priority zoning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t county level in Beijing-Tianjin-Hebei based on modified carbon account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补偿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京津冀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基于修正碳账户,选择模型构建法、空间相关性分析与重心迁移等手段,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对京津冀地区进行生态补偿标准量化和优先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修正前的京津冀地区碳账户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而修正后的碳账户由于兼顾了区域间本地差异,空间分布更加均匀;(2)生态补偿额度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北京周边、石家庄周边以及邯郸-邢台一带,生态补偿额度低-低聚集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北部县域;(3)京津冀生态补偿额度重心在 115°45'—116°2'E,38°10'—38°20'N(献县和饶阳县)范围内移动,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变化的趋势;(4)2007 年到 2017 年生态补偿支付区前五名(大厂回族自治县、柏乡县、新河县、海兴县、任县)和受偿区前五名(尚义县、阜平县、沽源县、康保县、赤城县)基本保持稳定.研究结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制定相应减排固碳政策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实现双碳目标有促进作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1
- 被引4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