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力
Analysi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patterns and driving forc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摘要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西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示范区,探究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对推动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基于2000-2020年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运用绿度、湿度、热度、干度指标构建了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采用 Sen(Theil-Sen median)斜率估计和 MK(Mann-Kendall)检验相结合的趋势分析方法开展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研究.采用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Optimal Parameters Geographic Detector,OPGD)优化了空间数据的尺度效应和分区效应,并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较高,多年RSEI均值为0.63.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和优为主,面积占比为61.37%.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在空间上呈"成都-重庆核心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差,中间平原丘陵地区中等,四周质量优"的分布格局.(2)Sen-MK趋势分析表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退化区域大于改善区域,两者面积之差占比为14.33%,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显著下降趋势,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3)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结果显示,驱动因子的最优空间尺度为5km,自然断点法、相等间隔分类、分位数分类、几何间隔分类和标准差分类5种离散方法有助于检测驱动因子的最优分类区间.绿度、湿度、热度、高程、坡度、年均气温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导因子,解释力q值大于56.95%.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GDP、夜间灯光是次要驱动因子.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增强了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能为西部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对推动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