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季黑沙蒿生物量积累及其生理过程对降雨量变化的响应
Response of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relate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Artemisia ordosica in different growth seasons to changes in rainfall
摘要降雨量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荒漠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群落建成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季荒漠植物对降雨量变化的响应差异,以我国半干旱干旱区典型沙生灌木物种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制降雨方法,设置减雨70%、减雨50%、减雨30%、自然降雨量CK、增雨30%、增雨50%六个降雨水平,分别监测萌发展叶期、生长旺盛期、开花结实期不同降雨水平下黑沙蒿叶片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养分含量及地上新增生物量的变化,并探究不同生长季黑沙蒿地上新增生物量与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养分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降雨处理显著影响黑沙蒿的地上新增生物量、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养分含量,随着降雨增加,黑沙蒿地上新增生物量(NAB)、叶片净光合速率(Pn)、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QY-max)、光化学淬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 Ⅱ)、叶片碳氮比(C∶N)显著增大,而水分利用效率(WUE)、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叶片碳磷比(C∶P)、叶片氮磷比(N∶P)显著减小(P<0.05).(2)降雨量变化对黑沙蒿各生理指标及地上新增生物量的影响具有生长季差异(P<0.05),萌发展叶期是生物量积累的最关键阶段,对降雨量变化的敏感度最高,开花结实期生物量积累对降雨量变化不敏感.(3)不同生长季的生物量与各个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萌发展叶期植物生物量积累受水分利用效率和养分环境的影响,生长旺盛期则与水分利用效率、养分环境和荧光活性均显著相关,开花结实期的生物量积累与各个生理参数相关性下降,表明该时期植物生长调控能力已经较弱.研究结果丰富了对荒漠植物生长和植被稳定性的理解,为气候变化下的植被预测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