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on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earthworm density and biomass
摘要为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时空动态的影响,选择昆明城市森林、疏林及苗圃等3种土地利用类型为对象,研究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并分析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引起土壤理化环境变化对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蚯蚓密度,总密度大小顺序城市森林(59ind· m-2)>城市苗圃(24.7 ind·m-2)>城市疏林(15 ind· m-2),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生物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蚯蚓密度及生物量湿季显著大于干季,这种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动态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不同土层蚯蚓密度及生物量均表现为城市森林>城市疏林>城市苗圃;0~5 cm土层蚯蚓密度及生物量显著高于5~ 10及10~ 15 cm土层,这种垂直变化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及全氮沿土层的变化紧密相关;蚯蚓密度与土壤含水率、pH及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蚯蚓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改变蚯蚓栖息的土壤环境,从而显著影响蚯蚓数量及分布,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城市森林能够维持较高的蚯蚓数量.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2
- 被引1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