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榕-传粉榕小蜂非一对一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Progress on the breakdown of one-to-one rule in symbiosis of figs and their pollinating wasps

摘要榕-传粉榕小蜂系统是研究动植物专性互惠共生关系的经典体系.早期形态学研究认为它们之间遵循一对一原则,即1种榕树只有1种榕小蜂为其传粉,而1种传粉榕小蜂也只能在1种榕树上繁殖后代.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报道了越来越多非一对一共生关系的案例,尤其是隐存种的发现,打破了一对一原则在榕-传粉榕小蜂系统中的普适性.非一对一共生关系包括多种传粉者共现于1种宿主榕树和多种榕树共享1种传粉者两种情况,有各自不同的发生机制和规律.本文从形态学描述阶段、多学科综合证据阶段和传粉榕小蜂隐存种的发现3个阶段综述了榕-传粉榕小蜂非一对一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所引发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多种传粉者共现于1种宿主榕树的情况,使得榕小蜂的种间杂交成为可能;而多种榕树共享1种传粉者,为宿主榕树的种间杂交提供了机会.然而,杂交事件的检出率却很低,暗示存在明显的生殖隔离.另外,传粉者共现和共享传粉者两种情况在不同性系统榕树上的发生率和发生机制存在明显差异,暗示不同性系统榕树的宿主专一性不同.大量小蜂隐存种的发现,引发了对其成种机制、共现机制的研究,以及对小蜂生物多样性的重新评估,并给人工控制实验的开展带来了新的问题.每个榕-传粉榕小蜂组合都具有其独特的协同进化历史,为研究动植物间的协同进化机制和规律提供了丰富素材.对榕-传粉榕小蜂专性互惠共生关系的形成、维持和打破机制开展综合研究,才能充分认识该系统,也有助于认识动植物间的协同进化过程和规律.

更多
广告
  • 浏览142
  • 下载0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3期

295-303页

ISTICPKUCSCDCABP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