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高寒地区根瘤菌拌种对禾/豆混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Effects of Rhizobium Seed Dressing on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of Grass-legume Mixtures in Alpine Regions

摘要拌种根瘤菌是提高植物固氮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探讨了根瘤菌拌种处理对高寒地区典型禾/豆混播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旨在为根瘤菌拌种在牧草生产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以苜蓿'北林201'、'川草2号'老芒麦和'阿坝'垂穗披碱草混播为研究对象,设置根瘤菌拌种和不拌种两个处理.采集根周土壤和根际土壤,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原核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FAPROTAX对不同处理原核微生物群落功能进行预测,并通过BugBase分析比较不同处理下原核微生物高水平表型的分类和变化.32个土壤样品共检测到8814个OTU,分属于6个门3577个属.优势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6.11%-46.20%)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0.61%-32.91%).拌根瘤菌改变了牧草土壤中原核生物的群落结构,拌种处理的原核微生物多样性指数(Observed_richness、Shannon index、inverse Simpson index)都显著(P<0.05)低于不拌种.拌根瘤菌增加了消化作用以及反硝化功能的相对丰度.拌种处理后禾本科根际土壤原核微生物的需氧、厌氧、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革兰氏阳性的种群增加,而豆科结果与之相反.拌种后,豆科根际的nifH基因显著高于不拌种的丰度.拌根瘤菌降低了禾/豆混播草地土壤原核微生物的α多样性,改变了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增加了消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种群的相对丰度,并提高了nifH基因的丰度.本研究为根瘤菌拌种在禾/豆混播栽培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更多
广告
作者 颜珲璘 [1] 芦光新 [1] 邓晔 [2] 顾松松 [2] 颜程良 [2] 马坤 [1] 赵阳安 [1] 张海娟 [1] 王英成 [1] 周学丽 [3] 窦声云 [3]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西宁 810016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2] 青海省草原改良试验站,海南州 813000 [3]
栏目名称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1-1066
发布时间 2023-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浏览59
  • 下载0
生物技术通报

生物技术通报

2022年38卷10期

204-215页

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