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效果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puncture vertebral plasty treatment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 nonunion
摘要目的:探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渭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9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6.43岁。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效果。结果两组组内术前、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组8.23分±0.65分 vs 2.45分±0.34分,对照组8.21分±0.57分 vs 2.42分±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1.06、53.44,P=0.00、0.00<0.05)。两组间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总满意度(观察组92.86%,对照组95.24%)及骨水泥注入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临床效果显著,骨折复位良好,相较PKP更节约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7
- 被引3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