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脐静脉至门脉吻合部的临床意义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ormal Anatomy of Fetal Umbilical-Portal Venous and to Assess Anatomical Variants of the Main Portal Vein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Fetal Umbilical-Portal Venous System
摘要目的:总结正常胎儿的门脉图像特征,为发现异常病例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获取正常胎儿肝段脐静脉-门脉横部-主门脉吻合处的图像,根据图形特征将第一阶段观察的900例病例进行归类,随后将其观察结果应用在日常产前检查工作中,并对第二阶段入选的4974例孕妇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及随访.结果:①第一阶段根据吻合部的形态,胎儿门脉正常图像可归纳为汇入吻合、交叉吻合、平行吻合3种类型.②第二阶段产前检查根据吻合部的形态,有4668例(93.85%)可纳入正常图像的3种类型,有306例(6.15%)不符合以上分型病例,其中正常变异290例(5.83%),有4例合并其他部位异常;发育异常16例(0.32%),有4例合并其他部位异常.③正常图像的胎儿出生后随访,发现漏诊2例肝脏血管瘤.合并其他部位异常的胎儿共8例,引产6例.结论:胎儿的门脉系统形态多变,采用调整后的分型方法对汇入吻合、交叉吻合、平行吻合类型进行区分,对于发现胎儿肝区血管的先天异常和变异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2
- 被引1
- 下载77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