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旨在对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CPT)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对该病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加深对该病的了解,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16例儿童CPT的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及磁共振成像(MRI).结果 病灶位于左侧脑室9例,右侧脑室3例,三脑室3例;双侧脑室1例,患儿发病年龄区间为2个月至6岁.病理证实10例脉络丛乳头瘤、1例不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5例脉络丛癌.CT呈微高密度影,2/16(12.%)内见点状钙化灶;MRI中,T1WI主要为等信号,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信号稍高,可囊性、坏死和病灶内出血,实性部分DWI高信号,并信号欠均,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脉络丛乳头状瘤(CPP)周围组织分界清晰;ACPP、脉络丛症(CPC)与周围分界欠清,瘤周可见水肿;ADC值低,代表恶性程度大.结论 小儿CPT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CT、MRI检查显示病灶的形态、位置、大小、边界、钙化、囊变、强化特点、与周围组织关系、是否伴有脑积水等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术前诊断水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6
- 被引0
- 下载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