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对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减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injecting teanexamic acid at postoperation of posterior cervical vertebral canal plasty
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切口内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对减少术后出血有效性及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初次进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6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组(A组,32例)和对照组(B组,32例).在手术缝合深筋膜后,吸引器抽吸引流管后夹闭,向A组患者切口内注射氨甲环酸10ml(1 g),B组向切口内注射生理盐水10 ml作为对照,夹闭引流管1h后开放.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液学指标、术中失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量及白蛋白下降量、术后血D-二聚体浓度、术后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术后2w内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24 h内引流量A组患者为(128±50) ml,B组患者为(230±73) 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总引流量A组患者为(205±65) ml,B组患者为(326±102) 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浓度A组患者为(128.9±15.0)g/L,B组患者为(104.2±12.2) g/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白蛋白下降量A组患者为(3±2) g/L,B组患者为(8±4) g/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输血4例,B组术后输血9例,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A组患者平均输血(270±30) ml;B组患者平均输血(540±135)ml,两组患者术后输血量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血D-二聚体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时彩超检查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切口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可减少术后切口失血量、减少白蛋白丢失、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少了术后输血.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3
- 被引2
- 下载10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