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与中医体质关系.[资料来源]在山东省莱芜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室,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于山东省莱芜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治疗,正常妊娠期产妇和PIH产妇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临床观察.②研究对象:符合妊娠高血压诊断标准;中医四诊资料齐全;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③诊断分型:正常型、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情志化火和气血两虚.④评价指标:中医体质分型.⑤干预措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共60例住院病历.[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中医体质分型方法参照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九分法为基础,按照中医辨证将孕妇体质再并成6种类型.PIH中医体质整理分析,孕期根据怀孕时间分成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12周以内为孕早期,13周~27周围孕中期,28周~40周为孕晚期,孕妇中医体质上的转变多数于孕中、晚期,需要在孕晚期重新为产妇进行中医体质分型.使用Microsoft Exce12013建立数据库,早期与中晚期人数与孕中晚期PIH情况分布.[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孕中晚期中医体质多转变为脾肾气虚,脾肾气虚和情志化火产妇患PIH人数较多.[未来展望]根据中医体质分型方法将产妇中易转型或易发病型进行统一监护,并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1
- 被引8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