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中山药掺伪投料的鉴定方法建立和安全性风险评价
Establishing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 assessing safety risk of adulterated ingredients of yam in Liuwei Dihuang Pill
摘要目的 建立UPLC-MS/MS测定六味地黄丸中山药掺伪的特征成分伪原薯蓣皂苷以及离子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山药掺伪后产生的氰化物含量的方法,综合考察山药掺伪投料的安全性风险.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监测模式建立方法,以伪原薯蓣皂苷为目标成分,筛查六味地黄丸不同制剂中山药投料掺伪的情况,并利用离子色谱仪,采用安培检测器和银工作电极,测定六味地黄丸不同制剂中氰化物的残留状况.结果 所建立UP-LC-MS/MS方法中伪原薯蓣皂苷在 5.083~508.32 ng·mL-1 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97.24%~97.49%,方法稳定,对六味地黄丸制剂(263 批)进行筛查检验,结果检出4 批阳性;随后对所建立离子色谱法进行考察,氰根离子在1.22~5000.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 0.92 ng·mL-1,定量限为 1.16 ng·mL-1.对于已检出山药掺伪阳性的样品进行氰化物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中氰化物的含量低于检出限,无安全性风险.结论 实验所建立的山药掺伪的特征成分伪原薯蓣皂苷以及产生的氰化物含量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一方面可以有效筛查山药掺伪情况,另一方面又可以进一步评价制剂的服用安全性,为随后的质量标准提高和整体监管质量评估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技术手段.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