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受精中慢卵裂非优质胚胎冻融后的发育潜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冷冻胚胎解冻的875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卵裂球分裂程度将胚胎分为A组(卵裂球分裂速度正常,即冷冻前有≥1枚胚胎卵裂球数≥6个)和B组(卵裂球分裂速度慢,卵裂球数4~5个),A组胚胎均在移植当天解冻,培养1~3 h后移植.B组胚胎在移植前1d解冻,培养18~24 h后依据生长情况再分成3个亚组:胚胎全部生长组(B1组),即培养18~24 h后胚胎全部生长,卵裂球数在6~9个之间;部分胚胎生长组(B2组),即≥1枚胚胎生长且卵裂球数≥6-细胞;胚胎未生长组(B3组),即复苏后所有胚胎均没有继续生长分裂.比较各亚组间胚胎复苏率、卵裂球全部完整复苏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的差异.结果:875个冷冻胚胎中A组617个周期,成功解冻612个周期,解冻复苏后移植,临床妊娠295例(48.46%),种植率为29.32%.B组258个周期,成功解冻255个周期,其中B1组167个周期,B2组52个周期,B3组36个周期,B1、B2均进行了移植,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8.74%(48/167)和25.00%(13/52),B1、B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3组中12例因患者要求进行了移植,11例种植失败,1例仅生化妊娠,临床妊娠率为0%;B组种植率为23.29%.B组冻融后临床妊娠率(27.85%)和种植率均低于A组(P< 0.05),但两者在胚胎复苏率、卵裂球全部完整复苏率、流产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第3日形态正常但发育缓慢的胚胎(细胞数<6个)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冻融后培养18~24 h有利于鉴别胚胎的发育潜能,对于冻融后培养18~24 h未继续卵裂者不建议进行移植.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40
- 被引6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