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凝血标志物在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The value of new coagulation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of neonatal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摘要目的 探讨新凝血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87例DIC患儿(观察组),根据其出院时的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66例)和死亡组(21例),另外以同期出生的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发生DIC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同组别TM、TAT、PIC和t-PAIC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M、TAT、PIC和t-PAIC在新生儿DIC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低Apgar评分、出生窒息、IVH、脓毒症和PIH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Apgar评分、出生窒息、脓毒症和PIH是新生儿发生DIC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TM、TAT、PIC和t-P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TM、TAT、PIC和t-PAIC联合诊断新生儿DIC的价值优于单独诊断.死亡组TM、TAT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2组PIC、t-PA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水平升高是影响新生儿DI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当TAT为21.72 μg/L时,其预测新生儿DIC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72(95%CI:0.666~0.87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71.2%.结论 TM、TAT、PIC和t-PAIC联合应用对新生儿DIC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0
- 被引0
- 下载3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