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药总量大的原因分析
Exploring the reasons for the high dose of prescriptions in the Taiping Huimin Heji Jufang
摘要在宋代药物缺乏的背景下,其药物每服量较前代减少,许多学者对此已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然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作为宋代官药局的成药处方范本,其所载的诸多成药处方的总剂量却十分大,与其较小的每次服用剂量成鲜明对比,其中许多成药可供患者服用百天以上,患者若未服用完毕即病情痊愈则会造成药物浪费,似与宋代缺医少药的情况不符.文章从社会环境、和剂局职能、官药局药物特点 3个角度分析了在药材短缺的时代背景下,宋政府如此设定方剂剂量的合理性.文章认为,不能仅从临床角度去理解《局方》的成药剂量设定,因为其不仅要确保临床疗效,还要兼顾交通情况、官药局职能、成药质量、百姓需求等方面,因此临床上使用《局方》所载方剂时应灵活调整其药物剂量.并且宋代作为首个开展全民医保的朝代,其"便民利民"的精神值得学习,其"每服少,全方大"的成药剂量设定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1
- 被引0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