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行NOTES保胆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内肠道菌群的变化

Changes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for patients within 3 months after NOTES gallblad-der preservation surgery

摘要目的 探讨行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保胆取石(或取息肉)治疗对胆囊良性病变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纳入诊断为胆囊良性病变并拟行消化内镜下微创保胆治疗的患者 15 例,分别采集围手术期术前 1 周内和术后 3 个月内的粪便样本.利用 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细菌的 16S rRNA 基因 V3~V4 可变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 3 个月内与术前 1 周内肠道菌群相比,多样性显著减少,与营养代谢吸收相关的拟杆菌门显著增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比率显著降低,肠道菌群结构仍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为:一些与胆汁酸代谢相关菌如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显著增加;部分与肥胖相关的菌属如布雷德菌属(Bulleidia moorei)、长链多尔氏菌(Dorea longicatena)显著减少,部分与短链脂肪酸代谢相关菌如灵巧粪球菌(Coprococcus catus)、产气柯林斯菌(Collinsella aerofa-ciens)、甲酸芽殖菌(Gemmiger formicilis)、粪罗斯氏菌(Roseburia faecis)显著减少;部分有害菌如哈氏梭菌(Clostridium hathewayi)、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显著增加.结论 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行 NOTES保胆取石(或取息肉)治疗术后 3 个月内,肠道菌群多样性仍显著减少、胆汁酸代谢相关菌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减少、部分有害菌增加.总体上,肠道菌群尚未完全恢复,仍处于失调状态.

更多
广告
作者 邓立新 [1] 吕新芝 [1] 黄清蓉 [1] 黄雪娟 [1] 陈艺玲 [1] 温慧萍 [1] 刘妍 [1] 唐庆林 [1] 王淘淘 [1] 温春虹 [1] 张鸣青 [1]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漳州 363000 [1]
分类号 R575.6Q939.93
栏目名称
DOI 10.3969/j.issn.1006-5709.2024.04.011
发布时间 2024-05-11
  • 浏览49
  • 下载19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