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 除草剂作用机制复杂,大多通过与生物体内某种特定的酶或受体结合而表现出活性.目前发现的除草剂的靶酶主要有乙酰辅酶A羧化酶、乙酰乳酸合成酶、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porphyrinongen oxidase,Protox)、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和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ydroxy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HPPD)等十几种[1].其中,Protox、GS和HPPD是植物和哺乳动物共有的除草剂作用靶点[2].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临床标志.糖代谢的动态平衡,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并与蛋白质和脂类代谢相联系.在农药的安全性评价中,发现5种除草剂在90 d经口毒性试验里引起大鼠血糖水平剧烈波动.我们结合实验数据及作用机制初步分析除草剂可能的潜在危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57
- 被引7
- 下载2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