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污染区盐爪爪根际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特性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 in the rhizosphere of Kalidium foliatum from the radiation polluted area
摘要[背景]我国西北某辐射污染区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耐辐射微生物资源,部分区域覆盖着耐盐植物盐爪爪,其根际存在明显的“离子岛”效应,开展其根际微生物相关研究对进一步挖掘污染区微生物资源及揭示盐爪爪的盐适应性和“离子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分析辐射污染区盐爪爪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挖掘潜在的微生物资源和功能特性.[方法]通过可培养方法,共选择了10种筛选培养基开展盐爪爪根际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并对所获得的细菌进行了16SrRNA基因序列分子鉴定,进而进行相关菌株的抗逆特性、产酶特性和植物促生特性分析.[结果]分离获得的267株细菌归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3个菌门中的20个属,发现潜在新种8个,其中放线菌门所含种属最丰富,说明盐爪爪根际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相关抗逆性分析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70%以上可耐受10% NaCl,40%的菌株可耐受不同浓度的重金属胁迫.同时,研究获得了一批可产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以及植物促生菌株,可为相关酶制剂的筛选和微生物菌肥的研制提供丰富的材料.[结论]辐射污染区盐爪爪根际存在大量潜在的宝贵微生物资源,有待挖掘和开发.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2
- 被引1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