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化学染色与免疫电镜双标记方法在检测大鼠脑干前包钦格复合体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中的应用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COX activity in pre-B(o)tC of brainstem in rats: application of 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ic double-labeling
摘要目的 研究脑干前包钦格复合体(pre-B(o)tC)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的活性变化.方法 采用COX的组织化学染色与pre-B(o)tC的标记物神经激肽1受体(NK1 R)纳米金-银加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双标法,进行pre-B(o)tC特定神经核团尤其是不同亚细胞结构的COX活性检测,并进行COX活性的半定量分析.结果 光镜下NK1R免疫反应性(NK1 R-ir)产物主要分布于pre-B(o)tC神经细胞膜,清晰勾勒神经元轮廓,COX组织化学染色呈棕色,弥漫表达于NK1 R-ir神经元胞质及突起内.电镜下NK1 R-ir金颗粒主要分布于pre-Bt(o)tC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膜内表面,胞质内也可见金颗粒标记.pre-B(o)tC神经元不同亚细胞结构(胞体、轴突终末、树突)线粒体的形状和分布均有不同,在胞体和轴突终末线粒体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在树突则以长杆状线粒体多见,胞体线粒体多为管泡状嵴,而板层嵴线粒体以轴突终末和树突多见.轴突终末内线粒体多聚集分布,树突内线粒体多近胞膜散在分布,但在突触部位,线粒体分布密集,且局部膨大接近突触后膜,这与突触的信息传递功能需要大量ATP产生密切相关.COX活性反应产物分布于线粒体嵴上,线粒体嵴电子密度不同表明COX活性不同.轴突终末和树突线粒体COX活性明显高于胞体.结论 pre-B(o)tC神经元不同亚细胞结构能量代谢不同,其中轴突终末和树突线粒体COX活性明显高于胞体,尤其突触部位线粒体分布密集,且表达高COX活性.将COX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电镜技术相结合,为检测区域性COX活性,尤其是区域内不同亚细胞结构的COX活性提供了新方法.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4
- 被引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