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改善类风湿患者膝关节功能
Amelioration of knee joint function by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methotrexate and dexamethason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摘要目的: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受累是影响患者行走功能的重要因素,观察关节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并与单纯应用地塞米松做比较.方法:选择2000-06/2001-11解放军第二○二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多伴有大关节的炎症、并处于活动期(休息时伴有中度疼痛、晨僵>1 h、3个以上关节肿胀、关节压痛>8个,血沉>30 mm/h).所有患者均获全面知情同意.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对照组14例.实验组用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只用地塞米松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疗程4周.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周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②采用类比评分法(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进行疼痛程度的评定.③疗效评估以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增分值(疗后-疗前)为评估指标,>20分为显著进步,>10分为进步,<10分为无效.治疗后进步曾经>10分,后又降低至<10分者为复发,于治疗后1,2,3,4周进行.④在治疗前,治疗后1,4周进行肿胀指数、压痛指数的评定及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滴度、血象及肝肾功能变化的检测.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4周治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4周后实验组显著进步11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著进步1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21.4%,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有效率随治疗后时间的推移由100%下降至93.8%,对照组由100%降至21.4%.②治疗后1周两组膝关节的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肿胀指数及压痛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4周后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而实验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差异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血沉,C反应蛋白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类风湿因子滴度无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滴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血肌肝、尿素氮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关节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功能障碍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能显著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有效防止复发,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塞米松治疗的效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06
- 被引1
- 下载2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