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壁设计对应用嵌体修复后牙体组织应力改变的影响
Influence of gingival wall design on the stress of tooth tissue after inlay restoration
摘要目的:建立嵌体修复后牙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不同的龈壁设计,观察相关力学参数变化.方法:①下颌第一磨牙标本来源于佳木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标本要求:磨耗少,其牙冠长、宽、高接近正常下颌第一磨牙的均值.②建立有限元模型:用蜡块将牙齿固定,使扫描尽可能与牙体长轴垂直,扫描至牙颈部.根据各层图上建立的平面坐标,设颊舌向为X轴,近远中向为Y轴,牙合龈向为Z轴.按照有限元单元划分的原则和计算机分析软件的要求,对各个断层的解剖轮廓进行边界节点选择和单元网格划分.根据组织结构特点,进行节点调整.通过人机交互,输入每个节点的坐标和组成单元的节点,分层建立由六面体单元所构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③计算:在后牙邻(牙合)洞应用不同的龈壁没计,于(牙合)面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170 N,方向与Z轴相同,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获取应力分布图像和应力数据.结果:①龈壁高度的增加,使牙釉质应力减少(0.1~0.27 MPa),对牙本质无明显影响.②龈壁宽度的增加,使牙釉质应力增加(0.1~0.27 MPa)、牙本质应力亦增加(0.01~0.03 MPa).③龈壁角度的增加,牙釉质和牙本质应力无明显改变.结论:Ⅱ类洞嵌体设计时,龈壁高度增加,宽度尽量减小有利于减小修复后牙体的应力.龈壁角度的有无对牙体应力无影响.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73
- 被引9
- 下载2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