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安全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安全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为调查工具,于2006-06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河北师范大学1 19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其中①安全感量表.由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构成.量表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强.②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分为家内支持和家外支持两个因子.得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组成.4级评分: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分别记为0,1,2,3分.结果:共发放问卷1 250份,有效问卷1 196份.①大学生的安全感(56.38±9.2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单个项目平均值>3).差异检验发现,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城乡来源对安全感不同方面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在安全感总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56.93±9.33,55.32±8.91);二年级(54.34±9.62)显著低于其他年级(57.64±9.04;56.70±9.58;56.65±8.27).文科生显著高于理科生(57.00±9.29,55.76±9.10);独生学生显著高于非独生学生(58.16±9.96,55.99±9.00);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57.36±9.70,56.00±9.00).恋爱学生人际安全显著高于未恋爱学生(29.26±4.82,28.66±5.24).②在总安全感上,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0).③大学生的安全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性.家外支持、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依次进入安全感回归方程.结论: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城乡来源影响大学生的安全感,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在总安全感上存在交互作用.家外支持、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42
- 被引98
- 下载1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