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具有一定的预测致癌物的能力,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目的:通过对聚β-羟基丁酸酯材料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评价该材料的潜在致突变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9-02/03在国家沈阳新药安伞评价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10mm×10mm)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提供,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由沈阳市安全计价中心遗传毒性室提供.方法:采用标准平板掺入法,计数TA97,TA98,TA100,TA102标准测试菌株在4个不同浓度浸提下,计算于37℃培养48 h后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加S9混合液作为体外代谢活化系统.主要观察指标:各甲皿细菌回复突变菌落数,凡高于阴性对照2倍以上者即为阳性结果.结果:聚β-羟基丁酸酯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显示,各剂量组细茼回复突变数小于阴性对照组细菌回复突变数的2倍.各菌株对应各剂量组无论代谢活化与否,皆为阴性试验结果.结论:聚β-羟基丁酸酯经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末见潜在致突变性.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53
- 被引13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