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红骨髓构建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
Repairing bone defects by non-cell based tissue engineered complex constructed by 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
摘要背景: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良好,但存在操作复杂,容易污染及花费时间长等不足,不利于临床应用.目的:观察自体红骨髓构建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在27只家兔一侧桡骨制作2 cm大段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3组,分别植入自体红骨髓+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珊瑚羟基磷灰石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自体红骨髓/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复合人工骨材料.结果与结论:植入后4,8,12周,从植入物内部血管化程度、骨小梁数量、成熟骨结构形成及植入物的降解分析比较,自体红骨髓+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珊瑚羟基磷灰石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组成骨能力及材料降解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P < 0.05).表明自体红骨髓构建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具有较高的成骨活性,修复大段骨缺损有显著效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60
- 被引3
- 下载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