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Cobb’s角及伤椎高度随访
Posterior laminectomy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 and spinal cord compression:a follow-up on Cobb’s angle and vertebral height
摘要背景:胸腰椎由于特殊的生理解剖位置,骨折发生时脊柱的稳定性状态十分复杂,要确定脊柱稳定性具有一定的难度,应该根据其个体化情况,探寻更加有效的内固定修复方法。<br> 目的:随访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患者的Cobb’s角及伤椎高度变化,并与前路椎板减压内固定进行对比。<br> 方法:纳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后路椎板减压内固定组和前路椎板减压内固定组,每组50例。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触觉评分、运动评分、Cobb’s角及伤椎高度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内固定修复效果。<br> 结果与结论:①2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②治疗1个月后,后路椎板减压内固定组患者触觉、运动评分、Cobb’s角及伤椎高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前路椎板减压内固定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提示,与前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内固定相比,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效果更优,可明显解除患者的脊髓压迫情况,是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受压安全有效的修复方法。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60
- 被引15
- 下载2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