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磷酸钙骨水泥与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修复股骨髁骨缺损
Construction of tissue-engineered bone by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fected with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gene for repair of femoral condyle defects
摘要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提高组织工程化骨的成骨能力,但如何控制骨形态发生蛋白在机体局部持续缓慢释放,是构建具有骨诱导能力组织工程化骨的关键问题.目的:观察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磷酸骨水泥构建组织工程化骨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取新西兰兔12只,制作双侧股骨髁缺损模型,左侧植入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组织工程化骨(实验组),右侧植入未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组织工程化骨(对照组).植入后4,12周取双侧股骨髁,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Van-Gieson染色:植入4周时,实验组可见大量新生的编织骨组织形成,主要集中在材料外周孔隙;对照组仅在材料外周观察到少量新生骨组织.植入12周时,实验组外周编织骨转变为成熟的小梁骨,人工骨内部可见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外周区域部分支架材料吸收被新生骨组织取代;对照组植入区亦可见较多新生骨组织从材料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生长,支架材料吸收不明显;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的新生骨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②免疫荧光染色:植入12周时,实验组新骨形成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③结果表明: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与磷酸钙骨水泥材料复合,可显著提高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95
- 被引8
- 下载2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