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精氨酸通过L-Arg-NO途径促进大鼠背部跨区皮瓣的成活
L-arginine promotes the survival of extended dorsal perforator skin flap through activating L-arginine-nitric oxide pathway
摘要背景: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可有效改善皮瓣术后血供,促进皮瓣成活,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实验验证L-Arg-NO途径在L-精氨酸促进大鼠背部跨区皮瓣成活中的作用.方法:成功建立大鼠背部三穿支体跨区皮瓣模型的雄性SD大鼠81只,随机被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1-7 d腹腔注射不同药物,L-Arg组注射L-精氨酸400 mg/(kg·d);L-NAME组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40 mg/(kg·d).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等渗氯化钠溶液.术后7d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计算皮瓣成活率;颈总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行血管造影,观察血管走形和分布;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术后即刻、1,3,5,7dchoke Ⅱ区一氧化氮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choke Ⅱ区新生血管密度和管径;蛋白印记法检测术后3,7d chokeⅡ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实验方案经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5KYLL046).结果 与结论:①术后7d,L-Arg组大鼠皮瓣成活率最高(89.47±3.17)%,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9.908,P<0.001);②术后7d,L-Arg组choke Ⅱ区血管结构较完整,走形清楚,扩张达到真性吻合的血管沿着皮瓣纵轴方向一直延伸到皮瓣末端,空白组和L-NAME组chokeⅡ[区血管结构和走形杂乱,L-NAME组皮瓣末端血管结构消失;③L-Arg组一氧化氮水平术后开始升高,术后3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④术后7d,L-Arg组新生血管密度和管径最高,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01);⑤术后3d,L-Arg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量最高,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7d,L-Arg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量最高,3组之间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⑥结果说明,一氧化氮可有效改善大鼠背部三穿支体皮瓣chokeⅡ区血供,促进chokeⅡ区微血管扩张和增生,而L-精氨酸可通过L-Arg-NO途径提高皮瓣术后组织内一氧化氮水平,促进皮瓣术后成活.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56
- 被引9
- 下载5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