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雄性小鼠性成熟前期的睾丸毒性。方法:对出生后3天小鼠皮下注射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建立中毒小鼠模型,染毒剂量如下:随机分成五组:空白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阳性雌激素对照组B组,实验组C组[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钠低、中、高剂量组(L100mg/kg、M200mg/kg、H400mg/kg组)]颈部背侧皮下染毒,连续染毒60天后处死小鼠,通过精子分析仪观察睾丸每日精子生成量、精子活动度、附睾尾精子计数、精子畸形率;用ELISA法测小鼠血清中睾酮、睾丸组织中SOD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L、M、H组及B组的T和SOD明显降低(P<0.05)。L、M、H组及B组的每日精子生成量、精子活动率、附睾精子计数明显降低,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P<0.05)。L、M、H组及B组的的睾酮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在雄性小鼠性成熟期前长时间给予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钠干扰,能降低血清T激素水平,同时降低其睾丸组织中SOD活性,导致仔鼠精子数量和精子活动度降低,畸形率增加。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2
- 被引0
- 下载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