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牙脱位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68例外伤性牙脱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在组间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脱位牙齿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上,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手法复位和牙弓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口腔功能、牙周健康指数、龈沟液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临床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口腔功能各维度(咀嚼功能、便捷程度、语言功能、固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各项口腔功能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软垢指数(D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值、白介素-6(IL-6)测定值、白介素-1β(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各项口腔功能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治疗应用于儿童外伤性牙脱位患儿中,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其可促进患儿口腔功能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
- 被引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