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药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Chinese and Mongolian medicines 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 vitro
摘要目的 筛选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蒙单药,构建新型抑菌方剂,探索中蒙药对H.pylori的治疗价值.方法 取H.pylori标准菌株,常规体外培养;临床分离并培养H.pylori现症感染患者的H.pylori菌株,采用生化反应、H.pylori特异性基因检测进行鉴定.选取黄连、黄芩、大黄、丁香、鱼腥草、黄芪、茯苓、三七、生姜、苦参、诃子、蒲公英分别对H.pylori标准和临床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十字测量法测量抑菌圈直径,直径15~20 mm为高敏、直径10~14 mm为中敏.根据上述药敏试验,选取敏感药物构建新型组方,然后采用药敏试验、浓度梯度试验、尿素酶浓度测定试验评估新型组方的抑菌作用.选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四环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对H.pylori临床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情况及耐药患者H.pylo-ri 菌株对新型组方的敏感性.结果 H.pylori 标准菌株对蒲公英、诃子高敏,对丁香、大黄中敏;H.pylori临床菌株对蒲公英高敏,对鱼腥草、三七、苦参、黄芩、黄连、黄芪、诃子、丁香、大黄、生姜中敏.其中蒲公英、诃子、丁香、大黄对H.pylori标准和临床菌株均具有较好抑菌作用,且蒲公英作用最强.构建的新型组方命名为半夏益胃颗粒,包括清半夏15 g、黄连6g、黄芩10 g、干姜10 g、党参10 g、炙甘草6g、大枣15 g、诃子10 g、丁香6g、三七粉6g、蒲公英30 g、百合30 g、乌药10 g、鱼腥草10 g、海螵蛸15 g.有6 例H.pylori临床菌株对半夏益胃颗粒高敏,3 例H.pylori临床菌株及标准菌株对半夏益胃颗粒中敏.半夏益胃颗粒最小抑菌浓度为0.5 g/mL,此浓度半夏益胃颗粒应用后,H.pylori标准和临床菌株分泌的尿素酶浓度较应用前明显降低(P均<0.05).H.pylori临床菌株抗生素耐药情况:甲硝唑7 例、左氧氟沙星4 例、克拉霉素3 例、呋喃唑酮1 例、阿莫西林1 例;半夏益胃颗粒对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耐药H.pylori临床菌株的药敏试验均为高敏.结论 蒲公英、诃子、丁香、大黄对H.pylori标准和临床菌株均具有较好抑制作用;新组方半夏益胃颗粒对H.pylori标准和临床菌株抑制作用明显,对有些抗生素耐药的H.pylori临床菌株也有抑制作用,有望成为根除H.pylori的辅助药物.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
- 被引0
- 下载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