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儿童分枝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The analysis of mycobacterial 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among children in Sichuan
摘要目的 探讨四川地区儿童分枝杆菌感染及耐药特点,为该地区儿童结核病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结核病科收治的年龄小于15岁分枝杆菌感染儿童的各类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银科微孔板法(48孔)快速药敏试验,微孔板法药敏试验共检测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利福喷丁(RFT)、左氧氟沙星(LFX)、阿米卡星(AMK)、卷曲霉素(CPM)、丙硫异烟胺(PTO)、帕司烟肼(PI)、莫西沙星(MFX)、对氨基水杨酸(PAS)、克拉霉素(CLR)、利福布汀(RFB)、卡那霉素(KAN)、氯法齐明(CFZ)16种抗结核药物.回顾性分析入组患儿的菌种分布、耐药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0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儿童中,共分离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MTB)194株(97.00%),非结核分枝杆菌(NTM)6株(3.00%).194株MTB对至少1种抗结核药物耐药43株,总耐药率为22.16%;至少同时对INH和RFP耐药10株,耐多药(MDR)率为5.15%,未发现广泛耐药(XDR)菌株.单一耐药模式中以单耐INH为主,多耐药模式中非MDR菌株以RFP+RFB+RFT和INH+PI耐药为主.耐药顺位是INH(12.37%)、RFP(9.79%)、RFT(9.79%)、RFB(7.22%)、PI(5.67%)、SM(4.12%)、PAS(2.58)、CPM(2.06).敏感组与耐药组患儿民族(汉族)、年龄(7~11岁和12~14岁)、居住地(藏族地区)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地区儿童结核患者INH耐药率最高,四川藏区患儿更易发生耐药结核.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3
- 被引1
- 下载2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