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系统性溶栓与导管接触性溶栓并规范抗凝治疗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Effect of systemic thrombolysis and 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with standardized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on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溶栓(ST)与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并规范抗凝治疗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初次确诊为急性期DVT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63,采用CDT+规范抗凝治疗)和对照组(n=57,采用ST+规范抗凝治疗).记录两组患者PTS发生率、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周径差、血液流变学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血浆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尿激酶用量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T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TS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个月,两组患者膝上15 cm和膝下15 cm周径差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膝上15 cm和膝下15 cm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D-D、FIB、RCAI、血浆黏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D-D、FIB、RCAI、血浆黏度均低于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35%(4/6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30%(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期DVT患者在规范抗凝治疗基础上,CDT较ST可有效缩短溶栓时间,降低治疗后PTS发生率,减轻治疗后PTS的严重程度.

更多
广告
  • 浏览4
  • 下载2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