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曲率近视患者行FS-LASIK和LASEK屈光术后对患者角膜、前房形态变化的影响
Effects of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and 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refractive surgery on cornea and anterior chamber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high curvature myopia
摘要目的 分析高曲率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屈光术后对患者角膜、前房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行屈光手术治疗的75例(150眼)近视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角膜前表面陡峭曲率将其分为正常曲率组(30例60眼)和高曲率组(45例90眼).所有患者均进行FS-LASIK 或LASEK屈光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角膜形态、前房形态、眼表状态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3、12个月的角膜后表面高度、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房角宽度(ACA)及术后12个月与术前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与术前后表面曲率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LST)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FL)、眼表疾病指数(OSDI)升高(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高曲率和正常曲率近视患者临床进行FS-LASIK或LASEK治疗,患者术后均可达到安全、有效的手术效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1
- 被引0
- 下载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