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欺凌受害潜在类别的发展特点及性别因素的作用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Latent Class of Cybervictimiz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ole of Gender
摘要通过对 1148 名大学生进行历时 3 年 6 次的追踪研究,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考察了网络欺凌受害的独立发展轨迹和网络欺凌受害与网络欺凌的联合发展轨迹的特点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大学生网络欺凌受害的独立发展轨迹为 3 条(高受害-下降组、中受害-上升组和低受害-稳定组);(2)网络欺凌受害与网络欺凌的联合发展轨迹为 2 条(中受害-低欺凌-上升组、低受害-低欺凌-稳定组);(3)网络欺凌受害的独立发展轨迹和网络欺凌受害与网络欺凌的联合发展轨迹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多卷入网络欺凌及受害.研究结果为大学生网络欺凌受害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支持和依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0
- 被引2
- 下载1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