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川楝子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作用靶点与机制
Exploring the therapeutic targets and mechanisms of Fructus Meliae Toosenda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方法,分析川楝子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可能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Drugbank、Uniprot、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分别获取川楝子与AML的相关靶点,经韦恩分析获取川楝子作用于AML的潜在靶点,并结合KEGG和GO分析,探讨川楝子发挥抗AML的作用机制;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筛选其核心作用基因,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小分子药物与疾病核心靶点的作用方式,并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蛋白.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川楝子可能通过作用于185个蛋白发挥抗AML的作用;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川楝子通过影响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以及调控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影响AML的发生和发展;川楝子的有效成分与6个核心蛋白靶点均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靶向作用于这些核心蛋白靶点可发挥抗AML的作用;GEPIA数据库分析发现人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proto-oncogen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Src,SRC)基因的表达与AML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低表达SRC的患者预后较好,可能是川楝子抗AML的潜在作用靶点之一.结论 川楝子中的有效成分可通过调控多靶点蛋白影响细胞凋亡,调控PI3K-Akt、MAPK信号分子等多种途径发挥抗AML的作用,SRC可能成为川楝子改善AML预后的潜在作用靶点之一.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