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相关性状遗传研究

A genetic study of the regeneration capacity of embryonic callus from the maize immature embryo culture

摘要本文对来源于美国、墨西哥和中国的144份不同玉米自交系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相关性状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再生能力受到环境、基因型及环境与基因型互作三方面的影响.其中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绿点率(green embryonic callus rate,GCR)、分化率(embryonic callus differentiating rate,CDR)及再生绿苗数(the plantlet number of embryonic callus regeneration,CPN)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这三者与褐化率(embryonic callus browning rate,CBR)呈极显著负相关;两次继代的克隆指数(embryonic callus cloning index for the first subculture,CCIl;embryonic callus cloning index for the second subculture,CCI2)呈显著正相关,且CCI2与GCR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CBR呈负相关关系;生根率(embryonic callus rooting rate,CRR)则与GCR,CDR及CPN呈一定正相关.经过广义遗传力计算发现:胚性愈伤组织的两次继代克隆指数CCI1、CCI2和CRR的遗传力较低,其他性状的遗传力较高.此外,经Ward法双向聚类分析,共发现了11个具有高再生能力的自交系材料,且通过生根培养发现其再生绿苗的生根情况良好,因而可将它们作为玉米转基因受体的骨干自交系.

更多
广告
栏目名称
DOI 10.16288/j.yczz.16-323
发布时间 2017-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471512)资助(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471512))
  • 浏览248
  • 下载4
遗传

遗传

2017年39卷2期

143-15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医文AI 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