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国和欧洲油菜建立的双二倍体群体对3个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以及与环境的互作分析
QTL of Three Agronomically Important Trait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Environment in a European × Chinese Rapeseed Population
摘要以中国的高油分自交系"高油"和欧洲高含油量品种"Sollux"的F1产生的282个株系组成的双二倍体(DH)群体为材料,在125个SSR标记座位构建的连锁图谱基础上,根据在中国和欧洲四个不同环境下的表型鉴定结果,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基础上的QTL分析软件,对油菜3个重要农艺性状:株高,开花期和成熟期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的联合定位分析,估测了这些QTL的加性、上位性以及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均受多个加性、加加上位以及与环境互作的QTL控制.株高受多个QTL影响(12个位点具有加性或兼有环境互作效应,5个位点具有互作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总和可解释定位群体表型变异的75%左右,并多兼有上位性效应.12个主效QTL中,9个是"高油"等位基因相对"Sollux"有降低株高的作用,大多数加性×环境互作QTL的有效等位基因具有环境选择特异性. 7个ae基因座位中,5个"高油"等位基因在杭州种植环境下,除一例外所有在德国环境下的互作基因座中,"Sollux" 等位基因起着增加株高的作用,加加上位性主效总和为加性主效总和的三分之一.7个控制花期和8个控制成熟期的主效QTL中,分别有6个和5个是来自"高油"的等位基因相对"Sollux"具有提前开花和成熟的效应, 这些QTL的效应总和占到性状表型变异的60%左右. 5个位于第2和第12连锁群中的2个大效应QTL可能和已多次报导的VFN1 和VFN3基因相近或相同.开花期和成熟期两性状均检测到显著的ae互作效应,双亲等位基因的效应在各环境下呈离散分布.位于14和19连锁群上的两个主效株高QTL同时也是控制开花期和油分含量的基因位点,因而利用这两个位点进行标记辅助筛选时要考虑到对油分含量的影响.控制成熟期的8个主效QTL中有3个同时也是控制开花期的基因座位,证实了开花期和成熟期高度正相关的遗传基础,两个生育性状均表现有较弱的QTL间加加上位互作,但以主效QTL的作用为主.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10
- 被引2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