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The Effect of Collimator Angle on the Planned Dose of Dynamic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Middle-Advanced Middle-Uppe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时剂量的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于医院行VMAT的 18 例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其他治疗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置准直器角度为 0°、5°、10°、15°、20°、25°、30°、35°、40°、45°、50°,设计11个计划.以准直器角度0°为参考,比较各计划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PTV)评价指标[D98、D2、Dmean、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及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和危及器官评价指标[双肺V5、V15、V20,心脏V30、V40,脊髓Dmax和脊髓规划风险量(PRV)(脊髓外扩 0.40 cm得到)Dmax].结果 准直器角度为 15°时,靶区的HI、CI均最接近 1,表明此时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最佳.准直器角度为20°时,靶区的HI相比0°时变化明显(t=2.406,P<0.05),双肺的V5、V15 相比0°时变化明显(t=2.959、3.003,P<0.05).准直器角度为 45°时,MU相比 0°时明显增大(t=-3.444,P<0.05).结论 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VMAT时,15°为相对合适的准直器角度,可在保证靶区剂量分布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提高治疗效率.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5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