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男,49岁。因胸部暗红色结节1年,面部、双下肢斑块数月于2013年8月13日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胸部出现1个黄豆大小的紫红色结节,皮疹缓慢增大,向外隆起,轻度瘙痒。曾在外院按“瘢痕疙瘩”治疗,效果不佳。4个月后双侧大腿内侧出现硬化性斑块,局部暗红色,无痛痒。自涂皮炎平无效。1个月前面部出现数处钱币大小的红斑,涂“夫西地酸软膏”无效。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皮肤科情况:右侧面颊与下颌处可见5个蚕豆至钱币大小的紫红色浸润性斑块;左胸部有1个鸡蛋大小暗红色结节,质硬,隆起,浸润明显;双大腿内侧对称分布5 cm ×5 cm大小的硬化性斑块,质地较硬,境界不清,局部表面可见淡紫色斑片。分别在左胸部、右下肢患处取活检。2处皮损组织病理基本相同:表皮基本正常,真皮浅层灶状浆细胞团块,真皮中下层及脂肪层炎性细胞弥漫性浸润,呈片状或团块,浸润的细胞以成熟浆细胞为主,间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少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浆细胞成熟,无异型性,未见病理性核分裂相。免疫组化: CD38阳性、CD79a阳性、CD138阳性,S-100阴性,抗酸染色(-),过碘酸雪夫氏染色( PAS)阴性,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 RPR)阴性。结核菌素实验( PPD)阴性。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阴性。血清IgG 24.5 mg/L(正常值范围8~17 mg/L),IgA、IgM、C3、C4均在正常范围。髂后上嵴行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正常。尿本周蛋白(-)。红细胞沉降率1 mm/h, ALT 61 U/L, AST 48 U/L, UA 433μmol/L;肾功能正常,各脏器B型超声检查、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皮肤浆细胞增多症。给予雷公藤多甙片20 mg,3次/d,醋酸泼尼松10 mg,3次/d,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给予光动力治疗2次。3周后胸部结节变软变平,面部暗红色斑块缩小,腿部硬化性斑块明显缩小。目前在治疗与随访中。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17
- 被引2
- 下载7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