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处理泡状中鼻甲的方法对空鼻症相关因素影响的关系.方法 :30例双侧病变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行中鼻甲横行部分切除术;一组行中鼻甲纵行部分切除术;一组行泡状中鼻甲压榨术.观察三种处理方法在对空鼻症影响因素方面的情况.结果 :三组通过鼻阻力测定在术前、术后比较,教术前均有改善(P<0.05).同期三组之间的鼻阻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1周、1月及3个月SF-36总分较术前提高(P<0.05),三组在同期术后一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横切组与纵切组、压榨组术后1月和3月SF-36总分比较(P<0.05);SNOT-20评分术后1周、1月及3个月20个条目总分和5大条目总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三组在同期术后一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横切组与纵切组、压榨组术后1月和3月SNOT-20总分比较(P<0.05);结论:鼻内镜下泡状中鼻甲采取横切术与纵切术、压榨术均可减少鼻阻力,减轻患者症状,但横切术在术后恢复中患者感觉程度方面较差,临床最好少采用,有引发空鼻症风险;纵行切除和压榨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2
- 被引0
- 下载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